四川攀枝花:延創建觸角,共促“花城一家親”
來源:攀枝花市應急管理局 發布時間:2024-08-08 選擇閱讀字號:[ 大 中 小 ] 閱讀次數: 0
四川省攀枝花市是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,是“茶馬古道”“南絲綢之路”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物資集散地,是一座文化多元、開放包容的城市。這里擁有常住人口121.8萬人,涵蓋漢、彝、傈僳等40多個民族,各族群眾在這里共居共學、共建共享、共事共樂。
在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進程中,攀枝花市全力打造“花城一家親”創建工作品牌,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。
團結一心謀發展
蒼綠青山伴著靜靜的安寧河,漫山的芒果樹掛滿果實;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里,傳來陣陣口弦樂聲。走進米易縣白馬鎮高龍村,一幅生機勃發、安寧和諧的畫面映入眼簾。
高龍村是攀枝花市最大的移民安置新村。2012年,米易縣將工礦廢地復墾為高標準農田,同時決定在緩坡地帶規劃建造具有全新風貌的村民住宅區,讓高山上生存條件惡劣的村民搬遷下來。2016年,原白馬鎮白馬村、田家村和原灣丘彝族鄉萬碾溝村的數千名村民,搬遷到建好的高龍村。
高龍村共有714戶、3511人,有彝、漢、傈僳等民族。起初,不同民族的干部群眾在風俗習慣、思想觀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,導致全村凝聚力不強,矛盾時有發生。
為凝心聚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,高龍村探索形成了“一約三會五員七個好”的治理模式。“一約”即制定村規民約,涵蓋民風民俗、文明新風、護林防火等9方面內容;“三會”即成立黨務村務財務事務監督會、鄰里互助會、紅白理事會;“五員”即推選黨風政風民風監督員、鄉村及農房建設規劃監督員、農業產業發展技術員、環境衛生保潔監督員、思想文化宣傳員;“七好”即引導村民將家具擺好、衣被疊好、農具放好、柴草堆好、家禽關好、衛生搞好、環境弄好。
“這種模式大大改進了村子的風貌,促進了鄰里互幫互助、共同發展。”高龍村第一書記楊其仙說,有的彝族村民不會種植水稻,漢族村民就手把手地教他們。
“我們村流行一句話,幫人就是幫自己。”高龍村黨支部書記馬順付說,各族村民在日常相處中不斷增進感情,擰成一股繩,共同謀發展。過去,高龍村主要種植玉米、土豆等糧食作物,如今發展起晚熟芒果、蔬菜等產業,并與周邊企業聯動發展,建立了紅旗河谷稻菜輪作基地,2023年全村年人均收入達3.4萬元。
經過多年努力,高龍村先后被命名為“四川省首批鄉村治理示范村”“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”“攀枝花市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”等。“今后,我們將探索把當地民俗、服飾、特色美食等資源利用起來,打造文旅產業,讓鄉親們日子越過越紅火!”馬順付說。
守望相助一家親
“咱們國家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,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。”在攀枝花市西區清香坪街道路南社區,曾經收養了4個孩子的“彝族媽媽”、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陸學英,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民族團結的理解。
2020年6月,路南社區成立“榴小籽”志愿服務隊,在陸學英的帶動下,600余人相繼加入,持續開展“我是一顆石榴籽”志愿服務活動。社區的民族團結進步活動陣地“抱榴苑”專門開設了“陸學英工作室”,充分發揮“一根頭發帶動一把頭發”的作用。
“有的兄弟姐妹剛從鄉下搬到社區時,還沒有適應城市生活,甚至在陽臺上養家禽、牲畜,通過陸學英的幫助,他們調整了生活習慣,得以更好地融入了城市。”路南社區黨委書記、居委會主任龐星說。
社區有一位從企業退休的孤寡老人,躺在床上不能自理,陸學英無微不至地照顧著這個非親非故的鄰居。“我看不了別人受苦,不管他是哪個民族,有困難我就會盡力幫一把。”陸學英說,“各民族要互相尊重、互相幫助,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。”
路南社區有常住居民7200余人、流動人口400余人,設10個居民小組,有漢、彝、傣、土家等20個民族。近年來,該社區積極發揮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,通過持續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打造“榴香學堂”“榴舞飛揚”等就業、公共文化服務陣地,建設黨群議事廳、議事壩壩會等一系列舉措,構建各民族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,讓各族居民交得了知心朋友、做得了和睦鄰居。
近年來,路南社區先后被命名為“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”“攀枝花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”。“我們將充分利用‘抱榴苑’活動陣地,積極調動各族居民的參與熱情,打造有鄉愁、有滋味、有感情的‘三有’社區,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。”龐星說。
傳統文化潤心靈
從完全不會彈奏琵琶,到指尖在琴弦上靈活舞動,12歲的彝族女孩姚治伶用了4年時間。今年1月,在全市中小學生才藝大賽上,這位山區少年憑一曲琵琶獨奏《南清宮》獲得一等獎。
姚治伶的成長,得益于她所就讀的學校——攀枝花市仁和區平地鎮中心學校2007年開始的鄉村小學藝術教育改革實踐。盡管經費并不充裕,學校仍克服困難,成立了藝術興趣小組,開設了竹笛和二胡兩門課程。隨著條件好轉,藝術興趣小組在2012年升級為鄉村少年宮,開設的課程門類也多起來,并向學生們免費開放,讓越來越多大山里的青少年走進藝術課堂。
“過去,農村家長只關心孩子是否吃得飽、穿得暖、學習好,對學生藝術興趣培養不太關注。”平地鎮中心學校副校長張茂麗說,“事實上,學習藝術可以讓孩子們受益終生。學校堅持用有限的條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。”
依托當地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,學校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非遺文化傳承,讓學生們共跳學校自創的羊皮鼓舞、金錢棒操,把談經古樂、羊皮鼓舞、彝繡等非遺融入課程,還開設了歌曲、舞蹈、揚琴、竹笛、二胡、三弦、葫蘆絲、彝繡等課程,邀請民樂專家、民間老藝人走進校園,給孩子們面授。如今,孩子們抱著樂器演奏、跳羊皮鼓舞,成為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。
通過藝術課堂,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弘揚。在學校“彝繡工作坊”,學生們專注地繡著花草紋樣,美術教師晏萄不時指點一下。
幾年前,晏萄到鄉村采風時,發現漂亮的彝繡面臨失傳危險,便將彝繡搬進課堂。為上好這門課,她走村入戶向老藝人請教,持續學習三四年。“我們將融入創新元素,帶領學生們創作一些有藝術特色的作品。”晏萄說。
藝術教育對孩子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。他們不再靦腆害羞,愿意與人交流,落落大方地展示才藝。“美育和學習成績提高并不沖突,不但能提高藝術審美、提升自信心,還能增強孩子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、理解和認同。”張茂麗說,藝術還為山區孩子打通另一條通道——有的學生憑一技之長,考進了藝術院校。
四川音樂學院學生唐中玉曾經就讀于平地鎮中心學校,她在小學階段開啟了藝術啟蒙,從那時起便有了“長大考音樂學院”的夢想,并最終實現了夢想。“畢業后,我希望回到家鄉,像老師們一樣從事音樂教育。”唐中玉說,“我想把民族聲樂與器樂結合起來,把民族音樂更好地傳承下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