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震來了怎么辦(二)——應該知道的地震常識
來源:國家地震科學數據中心 發布時間:2024-07-02 選擇閱讀字號:[ 大 中 小 ] 閱讀次數: 0
地震來了怎么辦(二)——應該知道的地震常識
(1)有關構造地震的幾個概念
震源 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,也稱震源區。它是一個區域,但研究地震時,常把它看成一個點。
震源深度 如果把震源看成一個點,那么這個點到地面的垂直距離就稱為震源深度。
震中 地面上正對著震源的那一點稱為震中,實際上也是一個區域,稱為震中區。
震中距 在地面上,從震中到任一點的距離叫作震中距。
(2)地震的深淺
按照震源深度的不同,地震可劃分為如下幾類:
淺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地震;也稱為正常深度地震。世界上大多數地震都是淺源地震,我國絕大多數地震也為淺源地震。
中源地震 震源深度為60~300千米的地震。
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地震。目前世界上記錄到的最深的地震,震源深度約為700多千米。
有時也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統稱為深震。
同樣大小的地震,震源越淺,所造成的影響或破壞越重。
(3)地震的遠近
一次地震,在不同的地方觀察,震中距是不一樣的。地震可按震中距不同分為三類:
地方震 震中距小于100千米的地震。
近震 震中距為100~1000千米的地震。
遠震 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。
顯然,同樣大小的地震,在震中距越小的地方,影響或破壞越重。
(4)地震序列
一次中強以上地震前后,在震源區及其附近,往往有一系列地震相繼發生;這些成因上有聯系的地震就構成了一個地震序列。根據地震序列的能量分布、主震能量占全序列能量的比例、主震震級和最大余震的震級差等,可將地震序列劃分為三種類型:
主震-余震型地震 主震非常突出,余震十分豐富;最大地震所釋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0%以上;主震震級和最大余震相差0.7~2.4級。
震群型地震 有兩個以上大小相近的主震,余震十分豐富;主要能量通過多次震級相近的地震釋放,最大地震所釋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0%以下;主震震級和最大余震相差0.7級以下。
孤立型地震 有突出的主震,余震次數少、強度低;主震所釋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9.9%以上;主震震級和最大余震相差2.4級以上。
根據有無前震,又可把地震序列分為以下三類:
主震-余震型地震 沒有前震活動,主震和最大余震震級差大致在1級以上。
前震-主震-余震型地震 有前震活動,其他特點與主震-余震型相同。
震群型地震 序列中沒有震級突出大的單個地震。